兩江建設公司承擔的市建設科技計劃項目《超大斷面矩形頂管在裝配式
下穿道工程中的研究與應用》通過技術結題驗收
近日,兩江建設公司承擔的重慶市建設科技計劃項目《超大斷面矩形頂管在裝配式下穿道工程中的研究與應用》順利通過技術結題驗收。該課題聚焦重慶“兩江四岸”復雜地質條件下地下空間開發(fā)難題,以超大斷面矩形頂管技術為核心,為山城下穿道工程提供了“高效、安全、綠色”的解決方案。
針對重慶淺覆土易沉降、復合地層硬巖掘進慢、裝配式管節(jié)翻轉難等痛點,項目團隊展開系統(tǒng)性攻關,形成三大創(chuàng)新成果:一是研制大斷面矩形頂管減阻裝置及工藝,通過優(yōu)化觸變泥漿配比與注入技術,將地表沉降精準控制在毫米級,有效保護周邊建(構)筑物;二是提出“先軟后硬”復合地層分層開挖策略,配套差異化頂進參數,硬巖段施工效率提升30%以上;三是研發(fā)預制管節(jié)翻轉裝置,攻克大體積管節(jié)精準定位難題,現場拼裝時間縮短40%,推動裝配式施工標準化。
截至目前,相關技術成果已成功應用于渝北區(qū)天宮殿N區(qū)立交C工程A匝道下穿道。經實踐驗證,該成果有效實現施工周期縮短、建設成本降低,項目安全性與經濟性得到顯著提升。與此同時,項目同步產出豐碩的成果轉化成效:成功編制省部級工法1部、地方標準1部(報批稿),順利獲批實用新型專利4件,公開發(fā)表核心論文4篇,逐步構建起“技術研發(fā)—標準制定—工程應用”的全鏈條技術應用體系。
業(yè)內專家在驗收評審時一致認為,該技術有效攻克了山城特殊地質環(huán)境中地下工程的“卡脖子”難題,為西南地區(qū)城市下穿道、綜合管廊等建設提供了可復制的“重慶樣本”,推廣應用后將進一步助力城市地下空間集約化開發(fā),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品質與新動能。